?
導讀:2016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美國則落至法國之后,位居第三。
作者 其其格
?
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美國則落至法國之后,位居第三。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認為,受新一屆美國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傾向影響,德中貿易關系有望進一步加強。德國聯邦經濟部發言人對此表示贊同,并稱“愿意加強兩國之間的貿易合作”。
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向德國的工業領袖們表示,相信自由競爭對經濟繁榮最有益處,她將繼續為自由貿易而戰,也希望德國的公司能勇敢地迎接挑戰。這被外界認為是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提出的警告。
“此次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說明中德經貿之間的互補關系正在進一步加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指出,美德兩國產業重合度較高,競爭較為激烈,當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濃重,因此美德貿易關系受到了新的挑戰。
2016年前10個月,德國對華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為24.4億美元,同比增長79.1%,相當于歐盟對華實際投資額的近1/3;中國對德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2.1億美元,機械制造、環保、機器人等未來優勢產業的并購項目不斷涌現。白明指出,雙向投資的加速增長會衍生更多的貿易機會,增強中德合作的產業基礎,這將有利于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
白明進一步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國際產能合作的加強,中德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的機遇將更多。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提出,雙方將在現有機制下探討促進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路徑,支持中鐵總、中車等與德國企業加強在第三方市場的戰略合作。
然而,即便是在中德經貿關系日趨緊密的情形之下,也不能對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掉以輕心。雖然美國對德貿易總額跌至第三位,但美國去年仍然是向德國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業內專家分析稱,美國出口到德國的產品以高端裝備制造為主,顯示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領導力;中國對德出口則以各種低端工業產品為主,含金量較低。因此,美德之間的貿易反彈力度更大。
專家指出,在美歐貿易保護主義色彩明顯的當下,中國能夠與德國加強合作并成為其第一大貿易伙伴固然值得慶幸,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應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優化出口結構,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以求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