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7倫敦國際航運周9月14日以“航運業的未來”專題討論會上,BW集團總裁蘇包文剛Andreas Sohmen-Pao做主題演講表示,雖然我們仍然需要警惕一些可能出現的對航運業不利的風險,但其同時也表示出了對航運業未來充滿期待的信心。
作者:CAPTAIN-X
2017倫敦國際航運周9月14日以“航運業的未來”專題討論會上,BW集團總裁蘇包文剛Andreas Sohmen-Pao做主題演講表示,雖然我們仍然需要警惕一些可能出現的對航運業不利的風險,但其同時也表示出了對航運業未來充滿期待的信心。
蘇包文剛先生表示,“關于航運的未來,我們有很多值得樂觀的地方?!薄皬谋举|上說,人類天生就有一種內在的期待進步、增長和交易的傾向?,F在我們有了奇妙的工具來達到這個目的。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的確,航運業現在也面臨著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英國脫歐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卷土重來,但是相信這些問題最后都能得到天才的解決。
舉個簡單的例子,“1960年的時候,新加坡的GDP為20億美元,而現在新加坡的GDP大約為3000億美金;同樣中國在1980年的時候其GDP大約為3000億美金,而現在中國的GDP大約為11萬億美金。雖然新加坡或中國的經濟最終也會面臨著增長放緩的問題,但相信到那時也會有其他的國家或經濟體能夠站出來。”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10倍,規模是其200倍!究其原因,這與其人口基數較大有關系,而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新科技以及新的現代的貿易系統所致。超過11萬億的GDP,7%的增長率,這意味著每年的實際增長量能夠達到驚人的8000億美元。
蘇包文剛表示,從2008年開始,中國三年的GDP增量幾乎都超過印度的總量。即使是在增長速度最低的2015年,中國每16周的GDP實際增量與希臘的總量相當。這樣的經濟增造就了對航運巨大的需求。
誠然,前路仍面臨著一些不確定的風險。目前需求端顯得并不那么令人鼓舞,并且對中國的以來程度也非常的大。他認為,中國將進一步實施經濟結構性改革,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將逐步放緩,雖然其他國家可能在未來取代中國,但在短期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取代中國對航運的需求。
同時,他蘇包文剛也表達了他對運力供給端的擔憂,“與高峰時期相比,目前船廠產能幾乎已經減半,但是這之前已經增長了4倍,簡單算一算,保證未來船隊運力增長的需要,只需要現在船廠產能的一半足矣。
“將供需兩端結合起來考慮,我認為運力過剩這樣的狀況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翻看過去,世界航運業在1975年曾遭遇過一次嚴重的運力過剩,我們用了25年的時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最終在2000左右出現了運力不足的情況。剛好又碰上了中國快速發展的時期,航運業度過了“愉快的”十年。那么我們是不是又進入了下一個20-25年的周期呢?”
本次航運周論壇的主題為“TOMORROW'S MARITIME WORLD",蘇包文剛先生也談了一些他自己對未來的看法。
他表示,“新科學新技術給航運業機會帶來好處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好的方面: 比如數字化的發展將帶來為航運降低成本,改善運營、交易機會和風險管理等等好處。但是諸如船廠等效率的提升也會使船舶供給速度加快,給運力的供需平衡制造麻煩,另外某些新科技的發展也會給對航運的需求段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諸如3D打印技術、本地化生產等)都可能給航運的需求帶來不利的影響。
此外,蘇包文剛還指出,航運資本的進入并不像“傳統歐洲銀行所聲稱那樣開始收緊,對于航航運業,目前資本看起來似乎仍然富足并且融資成本仍然很便宜,我知道雖然某些航運公司并不這么認為,但事實時,現在資本的確任很富足,因為雖然銀行有所撤出,但是有其他資本源頭補充進來。比如私募資本,比如在航運業內投下重資的Oaktree旗下投資管理的資產達到了1000億美元,Blackstone達到3000億美元,工銀租賃旗下管理的航運總資產也超過了3000億元。
總而言之,這些替代資本來源“能夠向航運業投入幾十億美元,而這些數十億的資金可以足以給航運業帶來影響”。雖然航運業具有資金密集型的特點,但幾十億美元資金的諸如足以給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最后,蘇包文剛還談到了地緣政治對于航運業可能會帶來的影響。總的來說,“如果發生戰爭或是其他動亂,船東一般都會因此而受益,有時甚至能夠突然的徹底改善供需狀況,但是蘇包文剛表示,“但我不認為這是我們應該期待的,因為這種破壞可能會帶來糟糕的后果,我認為航運業應該建立在一個更有建設性的戰略上而不能去等待一場戰爭。
此外,信德海事網還與蘇包文剛先生就其BW集團旗下的各板塊戰略發展做了簡短交談。
關于BW集團旗下新成立的干散貨板塊BW BULK,蘇包文剛先生表示,成立該子板塊公司是因為對于干散貨板塊的復蘇持有樂觀預期而做出的戰略部署。而在談到集團對于干散貨板塊有何規劃以及預期時,其表示,這一切都是根據市場決定的,目前并未有對干散貨板塊的規模有個具體的計劃,會根據實際市場情況做出動態調整。其解釋到雖然該板塊成立以來已經購進了大約10艘左右的二手干散貨船舶,但是同時其在認為價格合適的時候也快速轉手了其中的2艘。
而關于LNG/LPG板塊,蘇包文剛先生表示,主要還是要看中國的需求。如果預期中國對于氣體能源的需求有較大增長趨勢,那么集團會考慮通過新訂單或則購買二手船舶的方式來增加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