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2017年基金服務萬里行——建行·中證報‘金?!鹣盗醒仓v”洛陽站活動中,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在對確定性高度重視的市場環境中,投資需要牢牢把握三大確定性,即經濟復蘇、流動性收緊和改革紅利落地。
作者:黃淑慧
在“2017年基金服務萬里行——建行·中證報‘金?!鹣盗醒仓v”洛陽站活動中,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在對確定性高度重視的市場環境中,投資需要牢牢把握三大確定性,即經濟復蘇、流動性收緊和改革紅利落地。中國經濟總體處于新周期的前夜,投資可關注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傳統行業價值回歸,以及改革紅利的落地。
新周期啟動需要三個條件
李慧勇具體分析表示,首先經濟復蘇是確定的。盡管程度有所不同,但全球經濟第一次呈現出同步復蘇的勢頭。從邊際上看,歐元區、英國強于預期而美國弱于預期值得關注。
近期市場上對于中國經濟新周期的討論和爭議頗多,李慧勇認為,新周期啟動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世界經濟向好,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較高;二是實現市場出清,包括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出清;三是出現新的增長動力,這種動力可以體現在新的技術,也可以體現在制度紅利或者新的需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三輪增長周期。目前經濟處在第三輪經濟周期的超長調整階段,這個階段以2012年為標志,經濟進入了L型走勢。未來會怎樣取決于上述三個條件能否成立。
他進一步表示,第一個條件已經成立,世界經濟出現了超預期增長。從第二個條件來看,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傳統行業回升,代表實體經濟領域可能已經接近出清。金融市場可能還存在一些隱憂,從目前各項檢查和整頓的進度來看,金融市場的出清可能仍在途中。對于第三個條件即新的增長點,可以期待的是各項改革措施再次激發企業家和民眾熱情,推動中國經濟煥發新的活力。
供給側改革或被復制推廣
對于近期的經濟復蘇,李慧勇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復蘇主要得益于供給側改革,價格上漲帶動工業的恢復以及房地產去庫存帶動房地產的景氣能夠完美解釋中國經濟的表現。今年經濟基本上高枕無憂,GDP增長6.7%應該沒有太大懸念。
他認為,供給側改革漸入佳境,形成了去產能、價格回升、企業效益改善、資產負債表修復、銀行資產質量改善的循環,未來可能會被復制推廣到更多的行業。對于供給側改革應當給予更高度的重視,這是解決當下中國困境較好的辦法。投資可以按照“剩者為王”的邏輯,關注受益于改革的龍頭企業。
對于流動性,他認為,需要關注經濟超預期復蘇可能帶來的超預期收緊。從國際上看美國引領全球的貨幣政策收緊,歐洲和英國可能是邊際上值得關注的全球收緊的力量。量的收縮疊加價的提升,使得過去幾年寬松的金融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變。借鑒2013年的經驗,出現三種情況,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首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其次,金融杠桿明顯去化;第三,外部不確定性“黑天鵝”出現。